南京大学与中华中学合作再升级!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揭牌,这意味着什么?
5月3日,南京大学与中华中学联合打造的卓越先锋培养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典礼。这一盛事凸显了双方合作的深化。它不仅加深了两校间的友谊,还为中华中学的学生们敞开了探索前沿知识领域的大门。
合作溯源
去年初,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推动,在中华中学成立了“华星卓越班”,此举标志着两院正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期,双方共同举办了“卓越先锋培养中心”导师团导师的任命仪式,这一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合作的深化。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强调,这一行动预示着双方将共同攀登新的发展高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资源。
导师阵容
本次导师团队由南京大学的十位成员构成,其中,大部分导师均为中华中学的校友,他们在南京大学完成了高等教育,并具备海外留学经历中华中学,同时,团队中还包含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的获奖者。这样的师资阵容为中华中学的学生们提供了接触国际前沿知识的良好机会。
合作深化原因
李浩,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本科生院副院长,指出,过去一年间,两校之间的协作不断加强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杰出的校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双方紧密协作的紧密联系。这些校友在中华中学毕业后中华中学,选择在南大继续深造,并最终拓展至更宽广的职业天地,他们有效地构筑了连接两校合作的桥梁。
导师期望
李浩作为导师,致力于指导中华中学的学生深入探索科学前沿,确保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他同时期待着中华学子能够踏入南大的校园,亲自感受那里的学术氛围和生活环境。李浩将竭尽全力,向学生传授前沿的科研思想,旨在推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
校友心声
周珉,现任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保密办公室的副主任,早年毕业于中华中学1991届初中。回到母校,他内心充满激动。他强调,中华中学每年都有大量优秀学子涌现,这些毕业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为校友群体赢得了荣誉。他衷心希望学校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学生创造更多成长机会。
讲座启迪
在活动举办地,中华中学2000届的校友李兴华副教授担当了《我的生涯我做主》微讲座的主讲人。讲座中,高一19班的杨海森同学深受启发,他意识到自己将成为人生旅途中的决策者,并由此开始认真思考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路径。王欣然教授,享有“国家杰青”的美誉,在《从集成电路芯片谈科技自立自强》的讲座中,即便听众主要是文科生,依旧成功点燃了杨海森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王欣然教授也鼓舞学生们未来有望在南京大学继续深造。
您认为这种校际互动对中华中学的学生会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衷心邀请您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独到见解。